天翼小说网>飘动的导游旗> 十七 稍麦传说

十七 稍麦传说

作者:行云流水531

推荐阅读:在回忆中忘记你香港巨枭:重生之纵横四海龙珠之宝箱系统智障系统欢乐多北方有鲛史上第一猛鬼都市修仙APP末世之进阶系统我真不是老师重生之姐要逆袭黄道十二宫之辰己逆天星火帝国梦影随风你似轻舞踏秦而来葬尸光年之无界VR眼镜追女神莱纳的奇幻之旅武侠大交易魂武人王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https://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讲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一幅画,几段故事,严肃之中总要带些调侃才有味道,正统背后总要带些民俗才显得饱满,有些东西还是要特别提一下,才算是完整。
    月明楼图或圈可点、可宣可扬的地方实在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和品味,都会找到与众不同的价值体现。
    但通常导游讲过画中承载的故事之后,总会稍带着讲一段关于青城传统美食的渊源,这美食就是青城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一种早点(亦或是全天正餐)也是********知名风味小吃的老大哥——稍麦。
    据传说,安三泰并不是呼市本地人,他祖籍天津,在归化城落脚以后,最初是搞买天津狗不理包子发的家。
    当时小刘三即是安三泰的亲戚,又是他店里的小伙计,每天负责买包子,打个杂。
    由于每天总能有一些剩下的面、肉之类的半成品要刘三来打扫,扔了怪可惜,有心的刘三就利用剩下的时间,专心研究琢磨怎么将这些废弃物利用起来,赚点钱。
    由于做包子调馅这道工序是不外传的,所以小刘三只能自己尝试着研究做馅儿的办法。
    内蒙地区吃羊肉是一大特色,小刘三在这方面动了不少脑筋,研究来研究去,终于研究出一套以羊肉为主料、大葱、鲜姜为辅料的调馅方法。
    于是他自己尝试地制作成功后,就想着借卖狗不理包子的时候,偷偷地也卖上自己做的包子。
    但是,每天买包子的人多,卖包子的量大,刘三还是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自己品牌的包子,为了能提高效率,他在皮儿上动了脑筋,减化了繁琐的程序,把皮儿擀得花边而簿,包时一只手托皮儿,一只手舀馅,五指一合拢,一只即包得,上笼一蒸,个把分钟即熟。
    这样,上锅蒸上十笼,里面就能有刘三的二三笼,出锅一卖,各不影响。
    一来二去,反而刘三的包子更受欢迎。
    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名声就慢慢起来了。
    安三泰也早就知道小刘三在偷着搞自己的品牌,一直没怎么在乎,也就默许了。
    谁知道,后来刘三自己品牌的包子比他的卖得还好,这才发现小刘三的厉害之处。
    人们吃得多了,有好奇的人问刘三这包子叫什么名字。
    刘三自己也没想着要给品牌命名,当被问起的时候,他想这包子是自己做好了,跟着捎带脚买的,干脆就叫“捎卖”
    吧,于是小刘三自主品牌的包子有了新名字,传来传去就演变成现在的“稍麦”
    了。
    当然内蒙中、西部地区这种美食到处可见。
    有的地方还有别名叫“稍美”
    ,但叫法都一样,至于“麦”
    和“美”
    有什么区别,可能只是方言叫法上的差别吧,陆川也从没考证过。
    再如今,稍麦已经是青城老百姓中三大早点首屈一指的选择。
    稍麦、羊杂碎、焙子是土生土长呼市人最喜欢的三大早点。
    这三样都是陆川的最爱。
    讲到稍麦,就不得不提一下呼市稍麦老字号——庆春园。
    稻香春的稍麦是全市最有名的,也是最贵,此外还有其他知名的老字号,比如清晨源、???,等等。
    陆川不是都吃过,唯有对庆春园有着一种特别的情节。
    最早的庆春园就坐落于大召寺前百余米的明清一条街上,那还是一座木制结构的老式建筑,二楼的地板都是木头的,走上去噔噔作响。
    喜欢它,是因为那座古老的饭馆里记载着许多快乐、美好的儿时记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