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8页)
作者:中国通史
推荐阅读:天下之弱者的反击、我的冰山男友、万界之无敌反派、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穿越之遇上你是我的幸运、影综:机械飞升开局被选做坏人、七爷是个妻管严、狂乱逆天、网游之玩转宇宙、位面养殖专家、暧光昧影、21世纪星际走私、光辉道路、花开春暖、穿书后,我获得了反派系统、云其深、抗战奇兵、拈花偷心、恶魔娃娃:挑个王爷爹爹、我高考落榜后去修仙、
一秒记住【天翼小说网 https://www.tyxs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柬之等成功地杀死了张易之及其党羽,迫使武则天退位。
姚崇因功被封为梁县侯,实封二百户。
武则天被迁往上阳宫,中宗上朝听政,文武百官无不喜庆雀跃,唯独姚崇却呜呜咽咽,流涕不止。
桓彦范、张柬之见此情景,不以为然,对他说“今日岂公涕泣时邪!
恐公祸由此始。”
姚崇则回答说“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
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也,虽获罪,实所甘心。”
2张柬之等人听了不太满意,当日姚崇即出为毫州刺史。
后又历任宋州、常州、越州、许州刺史。
辅佐睿宗景云元年(70)六月,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唐中宗,专擅朝政,并欲步武则天之后尘。
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诛灭韦氏党羽,拥戴相王李旦即位,是为睿宗。
唐睿宗一向熟知姚崇的政治才干,即位后立即把他从许州召回,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姚崇辅佐睿宗,与当时宰相宋璟齐心合力,“革中宗弊政,进忠良,退不肖,赏罚尽公,请托不行,纲纪修举,当时翕然以为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
早在中宗时期,安乐公主等人卖官鬻爵,又大搞“斜封官”
。
宰相萧至忠上疏中宗,指出当时冗员倍多,且与日俱增,致使“台寺之内,朱紫盈满”
2。
为了整肃吏治,精减冗官,姚崇与宋璟于同年八月向唐睿宗建议请把以前的“斜封官”
一律罢免。
由于睿宗的优柔寡断,这项正确建议未能施行。
太平公主身为皇妹,在诛灭韦氏集团时又有大功,于是她结党营私,干扰朝政。
诸王也手握兵权,威胁着皇太子的地位。
景云二年(7)正月,他和宋璟密奏睿宗,认为这些都是导致政局动乱不安的因素,请将睿宗的长子宋王、高宗的长孙豳王等出为刺史;罢免岐王、薛王的左、右羽林军职务,改任太子左、右率,以侍奉太子;并请把太平公主及其夫武攸暨迁居东都,以免干扰朝政。
姚、宋的建议,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局,但睿宗却把此事泄露给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十分恼火,并严厉责怪太子。
太子李隆基为了摆脱一时的困境,遂奏称姚崇等“离间”
姑兄关系。
于同年二月,姚崇被罢免宰《资治通鉴》卷二○七,中宗神龙元年;《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
2《资治通鉴》卷二○八,中宗神龙元年。
《资治通鉴》卷二○九,睿宗景云元年。
2《旧唐书》卷九二《萧至忠传》。
相,贬为申州刺史。
宋璟也同时被贬。
“自是纲纪紊乱,复如景龙之世矣”
。
此后,姚崇又历任徐州、潞州刺史,迁为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等职,后又迁同州刺史。
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忠于职守,政法简肃,吏治较为清明,人们曾为他建立德政碑,颂扬功德。
在他离任时,“阖境民吏泣拥马首,遮道不使去,所乘之马鞭、镫,民皆截留之,以表瞻恋。
新牧具其事奏之,褒诏美焉”
张柬之等成功地杀死了张易之及其党羽,迫使武则天退位。
姚崇因功被封为梁县侯,实封二百户。
武则天被迁往上阳宫,中宗上朝听政,文武百官无不喜庆雀跃,唯独姚崇却呜呜咽咽,流涕不止。
桓彦范、张柬之见此情景,不以为然,对他说“今日岂公涕泣时邪!
恐公祸由此始。”
姚崇则回答说“元之事则天皇帝久,乍此辞违,悲不能忍。
且元之前日从公诛奸逆,人臣之义也;今日别旧君,亦人臣之义也,虽获罪,实所甘心。”
2张柬之等人听了不太满意,当日姚崇即出为毫州刺史。
后又历任宋州、常州、越州、许州刺史。
辅佐睿宗景云元年(70)六月,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唐中宗,专擅朝政,并欲步武则天之后尘。
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诛灭韦氏党羽,拥戴相王李旦即位,是为睿宗。
唐睿宗一向熟知姚崇的政治才干,即位后立即把他从许州召回,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姚崇辅佐睿宗,与当时宰相宋璟齐心合力,“革中宗弊政,进忠良,退不肖,赏罚尽公,请托不行,纲纪修举,当时翕然以为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
早在中宗时期,安乐公主等人卖官鬻爵,又大搞“斜封官”
。
宰相萧至忠上疏中宗,指出当时冗员倍多,且与日俱增,致使“台寺之内,朱紫盈满”
2。
为了整肃吏治,精减冗官,姚崇与宋璟于同年八月向唐睿宗建议请把以前的“斜封官”
一律罢免。
由于睿宗的优柔寡断,这项正确建议未能施行。
太平公主身为皇妹,在诛灭韦氏集团时又有大功,于是她结党营私,干扰朝政。
诸王也手握兵权,威胁着皇太子的地位。
景云二年(7)正月,他和宋璟密奏睿宗,认为这些都是导致政局动乱不安的因素,请将睿宗的长子宋王、高宗的长孙豳王等出为刺史;罢免岐王、薛王的左、右羽林军职务,改任太子左、右率,以侍奉太子;并请把太平公主及其夫武攸暨迁居东都,以免干扰朝政。
姚、宋的建议,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局,但睿宗却把此事泄露给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十分恼火,并严厉责怪太子。
太子李隆基为了摆脱一时的困境,遂奏称姚崇等“离间”
姑兄关系。
于同年二月,姚崇被罢免宰《资治通鉴》卷二○七,中宗神龙元年;《新唐书》卷一二四《姚崇传》。
2《资治通鉴》卷二○八,中宗神龙元年。
《资治通鉴》卷二○九,睿宗景云元年。
2《旧唐书》卷九二《萧至忠传》。
相,贬为申州刺史。
宋璟也同时被贬。
“自是纲纪紊乱,复如景龙之世矣”
。
此后,姚崇又历任徐州、潞州刺史,迁为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等职,后又迁同州刺史。
在地方任职期间,他忠于职守,政法简肃,吏治较为清明,人们曾为他建立德政碑,颂扬功德。
在他离任时,“阖境民吏泣拥马首,遮道不使去,所乘之马鞭、镫,民皆截留之,以表瞻恋。
新牧具其事奏之,褒诏美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